实验室遵循“开放、联合、流动、竞争”的八字方针,鼓励开展合作研究。
以本实验室为依托平台,2008年成立“现代无线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至今,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引进了2位学术大师和13位学术骨干,通过邀请海外学者来基地讲学指导、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选派科研骨干赴国外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从事合作研究等方式与海外学术大师及海外学术骨干开展广泛的、多层次的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着重在通信网络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高效信源和信道编码技术、信息传输理论与技术、信息安全及密码理论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
在国际合作方面,实验室一直以来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积极邀请海内外专家来实验室访学,设立开放课题,鼓励和支持本实验室老师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积极参与国际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本评估期,实验室负责/参与国家级国际合作项目7项,见下表。另外,实验室还与三星、诺基亚、IBM、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等国际知名企业和大学开展10多项合作科研。
实验室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的研究团队保持长期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合作申请课题,联合培养青年教师与研究生,共同输出高水平论文;同时,实验室还邀请国外专家参与实验室课题研究,申请各类人才项目,形成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局面。部分国际合作成果如下:
(1) 段振华教授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合作共同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基于语义的恶意程序主动防御与检测机理研究”,提出了一种验证Multi-agent系统性质的方法,开发了工具集MSV,已经验证了基于SSL/TLS协议实现的8个不同公司开发的浏览器,累计发现563处程序安全漏洞,其中35个为首次发现。目前已有12个被Google、Microsoft、wolfSSL、GnuTLS和mbedTLS等公司或组织确认。
(2) 赵力强教授与中国台湾成功大学等合作的科技部项目“面向5G的多域异构网络架构与资源虚拟化技术”和“面向5G的绿色通信技术和网络架构研究”,重点对5G通信中的多域异构网络架构、资源虚拟化技术、绿色通信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的合作研究,实现了网络业务和网络资源的双向精准匹配,并有效缓解网络的干扰,提高网络的吞吐量性能。
(3) 盛敏教授团队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罗智泉教授、美国爱达荷大学的Mohsen Guizani教授(IEEE Fellow)、美国休斯敦大学的Zhu Han教授(IEEE Fellow)、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的Ekram Hossain教授(IEEE Fellow)、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Ben Liang教授、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的毛国强教授、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Tony Q.S. Quek副教授等知名学者在异构网络的动态资源管控、干扰抑制和跨层优化设计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研究工作。包括互派访学教师、联合培养博士、合作发表论文等。
(4) 高新波教授团队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陶大程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所长、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学龙研究员开展紧密的合作,包括博士生联合培养、合作发表论文、共同申报科技奖励等。陶大程教授还作为骨干人员入选了高新波教授负责的2013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视觉计算与协同认知。合作研究成果——图像结构建模与视觉表观重构荣获了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5) 高新波教授团队与美国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的田奇教授(IEEE Fellow)在多媒体分析与检索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建立了定期互访机制,共同指导博士研究生,联合发表期刊与会议论文6篇。
(6) 李云松教授团队与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Bormin Huang教授在(SPIE Fellow)遥感图像压缩编码、高光谱图像处理以及高性能计算等方面开展了长期深入的合作并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包括联合发表论文多篇,联合出版专著(Satellite Data Compression)1部。Bormin Huang教授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聘为“华山学者”境外讲座教授,并于2016年被我校推荐并入选陕西省百人计划等。
(7) 信息安全团队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Wenjing Lou教授(IEEE Fellow)、加拿大多伦多大学Baochun Li教授(IEEE Fellow)、澳大利亚迪肯大学Yang Xiang教授、日本函馆未来大学Xiaohong Jiang教授、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Willy Susilo教授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联合培养博士生,合作发表文章。Baochun Li教授已受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客座教授;Yang Xiang教授受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及实验室客座教授;Xiaohong Jiang教授受聘实验室客座教授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山学者讲座教授,并入选陕西省百人计划。
(8) 董伟生教授与IEEE Fellow、图像超分辨率方面的国际知名学者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李欣教授开展了长期的合作,在图像稀疏编码和超分辨率重建方面合作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在权威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合作发表了论文10余篇,其中IEEE汇刊6篇,计算机学会推荐的A类国际会议3篇。
(9) 张卫国教授与斯洛文尼亚普利莫斯卡大学Enes Pasalic教授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发表论文4篇,在Information Processing Letters发表论文1篇。
(10) 王子龙副教授与IEEE Fellow、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龚光教授开展长期合作,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等期刊合作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实验室国家级国际合作项目表
负责/参与
|
项目名称
|
合作单位
|
经费来源
|
起始时间
|
段振华
|
基于语义的恶意程序主动防御与检测机理研究
|
牛津大学,德克萨斯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2014-12~2019-12
|
赵力强
|
面向5G的多域异构网络架构与资源虚拟化技术
|
成功大学
|
科技部
|
2015-05~2017-04
|
赵力强
|
面向5G的绿色通信技术和网络架构研究
|
台湾大学
|
科技部
|
2014-12~2017-11
|
赵力强
|
Mobile Cloud Computing: Networks, Services and Architecture
|
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
|
欧盟
|
2011.01~2015.12
|
段振华
|
构造可信、高效软件系统的基础研究
|
英国Newcastle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2010.01~2012.12
|
杨付正
|
未来移动通信泛在业务与应用研究
|
芬兰科学战略中心
|
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
2010.01~2012.12
|
马建峰
|
面向异构物联网的安全融合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
|
台湾清华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2015.01~
2018.12
|
代表性合作研究发表的论文
序号
|
论文题目
|
实验室 |
合作单位与合作者
|
刊物名称
|
年、卷、期、页
|
1
|
Model checking Petri nets with MSVL
|
田聪,段振华
|
新泽西理工大学Mengchu zhou
|
Information Sciences
|
2016年363期 274-291页
|
2
|
Traffic Adaptation and Energy Efficiency for Small Cell Networks With Dynamic TDD
|
盛敏,李建东
|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Tony Q.S. Quek
|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
2016年34卷12期 3234-3251页
|
3
|
程文驰、张海林
|
德州大学农工大学
Xi Zhang
|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
2013年31卷5期903-915页
|
|
4
|
An Efficient MRF Embedded Level Set Method for Image Segmentation
|
高新波
|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Dacheng Tao
中科院西安光机所
Xuelong Li
|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
2015年24卷1期9-21页;ESI高被引论文
|
5
|
Protecting Your Right: Verifiable Attribute-Based Keyword Search with Fine-Grained Owner-Enforced Search Authorization in the Cloud
|
李晖
|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Wenjing Lou
|
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
|
2016年27卷4期1187-11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