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学术出版业巨头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了2021年中国高被引学者(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榜单,ISN国重室高新波教授、盛敏教授、公茂果教授、邓成教授、陈晓峰教授、闫峥教授入选,分布在电子科学与技术等5个学科领域。其中高新波教授、公茂果教授,已连续八年入选爱思唯尔高被引榜。
序号 |
姓名 |
学科领域 |
01 |
高新波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02 |
盛敏 |
03 |
公茂果 |
电子科学技术 |
04 |
邓成 |
05 |
陈晓峰 |
网络空间安全 |
06 |
闫峥 |
据悉,2021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以全球权威的引文与索引数据库——Scopus作为中国学者科研成果数据来源,采用软科(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设计的遴选方法,最终得到4701名各学科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学者。2021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来自523所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
高被引学者的筛选标准客观统一,从纯学术影响力的角度给出了中国的高被引学者名单,因此被采用为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单项指标顶尖人才的重要参考。
专家简介:

高新波,国家级人才,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方面研究,代表成果包括图像结构建模与视觉表观重构理论方法研究、跨媒体异常信息监测与识别、临地空间信息栅格网理论与关键技术、异构可视媒体内容分析与可信服务研究、智能视频处理与分析技术等,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

盛敏,国家级人才,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科技部6G总体专家组成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通信学会会士。主要从事天地一体异构网络融合、无线自组织网络、空间信息网络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国家部委技术发明进步二等奖2项。

公茂果,国家级人才,省级创新团队负责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担任IEEE演化计算汇刊、IEEE神经网络与学习系统汇刊等期刊编委,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青工委主任等。主要从事方向为计算智能理论与方法、网络信息感知与隐私保护、雷达与遥感智能系统等领域研究。在该领域主流期刊和会议上已发表高质量论文发表论文100余篇,被引用一万余次,连续八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项。

邓成,国家级人才。现担任国际知名期刊Pattern Recognition、Neurocomputing副编辑,担任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的高级程序委员,担任近20余个国际刊物审稿人。主要从事跨媒体认知、学习和推理的研究工作,相关成功用于智慧城市、智能安防、海量数据检索等应用中。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陈晓峰,国家级人才,互联网基金会网络安全优秀教师。主要从事方向为公钥密码学、云计算安全、数据安全等。担任IEEE TDSC、IEEE TKDE等著名国际期刊的编委,AisaCCS 2016、NSS 2014等多个国际知名会议的大会主席。研究成果获得陕西省青年科技奖,中国密码学会密码创新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励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等多项奖励。目前发表学术论文Google Scholar 引用1万余次。

闫峥,省部级人才,IET Fellow,芬兰科学院Academy Fellow。担任Information Fusion领域主编、Information Sciences、IEEE Network Magazine、IEEE IoT等副主编。担任30多个国际会议大会主席或程序委员会主席,包括IEEE TrustCom2015, ICA3PP2017,IFIP Networking2021等。主要从事信任管理、信息与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近300篇,独自编著2部英文专著。发明32项国际专利及50余项PCT专利,若干授权专利已被国际标准采纳,80多项专利技术被工业界采用,一些专利技术已被广泛应用。荣获诺基亚卓越发明人奖,芬兰阿尔托大学ELEC影响力奖。